笔以思真归浑厚
(作者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副主任教授 刘临) 来源:人民日报(2018.9.2)
清泉映疏松(中国画) 瞿学鸿
中国画一直以混元的思辨哲学为其艺术理论的指导思想,即所谓“法无定法”。因此,中国画一直讲究“意在笔先”,但这也容易导致创作者在许多方面“不求甚解”。东京艺术大学博士瞿学鸿经过多年研究实践,提出揭示中国画学科学性的主张,从而从另一个思想维度为中国画研究提供了拓展空间。 瞿学鸿长期从事中国画的写生创作及理论研究工作,是一名温文尔雅而又朴实率真的艺术家。他主张从“理论到实践”,为中国画“缘木立桩画方圆”打好基础。他的画法缜密,构图讲究,结合西方艺术原理和东方艺术意蕴,在布局和立意中相互融合,使作品更具可观性。 五代荆浩有诗云:“恣意纵横扫,峰峦次第成。笔尖寒树瘦,墨淡野云轻。岩石喷泉窄,山根到水平。禅房时一展,兼称苦空情”,从笔墨技巧方面为中国山水画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,从画面层次的纵深空间、浓淡墨对比的视觉结构,为中国画的发展提供理论参照。瞿学鸿提倡的艺术科学化,意在揭示中国画学蕴含的科学原理,让中国画的鉴赏有法可依、有章可循;让中国画的传承变得更简单、更便捷。从艺术理论的角度看,瞿学鸿认为:艺术审美分表层次与深层次,想了解艺术必须从深层次看问题。中国画更重“解析”,而西画更重“映象”。从二者对色彩的理解与运用来解读,不难发现,西方强调在大自然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固有色,因此西方常利用光色原理来描绘物体。而中国画则完全不同,以“浓淡干湿枯”为五色。古人非常睿智,从《易经》中找到灵感,用墨与水的交融创造了非凡色彩,且这五色对应着多种内涵,如“金木水火土”“宫商角徵羽”等。瞿学鸿通过多年研究发现,中国画的墨分五色还有更深层次的涵义,即可用于解读人、动、植生命演变过程。比如人的生长规律为“儿童、少年、青年、壮年、老年”,与中国画墨色的变化不谋而合,动植物生长过程亦是如此。艺术是有规律的,而艺术之美也来源于规律。瞿学鸿在大自然生长规律中找到创作理论切入点,从而使揭示中国画学的科学性有了更多可能。 瞿学鸿总结出“中国画十步科学解析法”:笔法、墨法、单元法、组合法、构图法、整体法、诗与画、书与画、印与画、文史哲。这套方法现被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早培课程中心定为早培研修课,设置在每周五上午10点的黄金时段,足以看出学校领导对此课的重视程度。现此课已开设三年有余,普惠莘莘学子,对艺术传播做出了贡献。 在绘画艺术思维方式上,瞿学鸿提出“六个维度”和“十六字艺术路径”理论。“六个维度”是对画面内容和布局的追求,分别为长宽高维度、时间动态维度、环境维度、立体空间维度、内容维度、科学维度。其中科学维度是瞿学鸿画法理论中比较特别的部分,借助科学化的审美视角和西方比例学说,形成一种有法可依、有章可循的绘画模式。“十六字艺术路径”是创作者的成长路径,其中“审问”是用笔前的构思,“慎思”是创作时的脉络,“明辨”是对创作的梳理,“博学”是对“诗书画印”的整体把握,“胆大”是不拘于法的妙笔独抒,“心细”是层次分明的精细用笔,“志坚”是艺术理想的坚定,“笃行”是跋涉不止的艺术追求。瞿学鸿也将这套理论运用于自己的创作实践。他的作品布局完整,造境空间强调纵深感,视角讲究黄金分割,比例配置三等分,笔墨浓淡干湿枯丰富,又兼以秀美山水的塑造,因此境界意趣相生。知法而忘法,瞿学鸿在践行自己艺术理念的实践中,趋向于贴近秀美。他想在山水之间找寻一份宁静和淡泊,因此心灵之空旷辽远也在其细腻精致的描绘中跳逸而出,水镶嵌在奇峰叠峦之中,灵动之气颇显。正如他所说,作画要“进入画中,打动自己”,他的画富有秀美的神气,引人入梦境,令人驻足! 笔以思真归浑厚,画因善养得平和。他的画中:绿树如绿雾,青山生白云,石丈有芳姿,翠峰间碧溪,其中多佳趣。为追求气韵生动的最高境界,画家自然不会忽视谢赫六法,特别是在经营位置上有不少独特见解。比如,重视黄金分割律,你进我退,揖让有致,曲直对比,远近相间,他都计从心出,下笔有由,应物象形,做到妙契自然,传移模写,结构天成。瞿学鸿笔下的一推一挽、一开一合、一收一放,疏密有致,泱然演绎成生机勃勃的宇宙,让观者心随白云流水,飘渺游荡,以生命之眼去抚摩万物,以生之灵气去吞吐大荒。大自然造化与人类构成了回环互动的关系,这正是其作品的感人之处。 瞿学鸿的艺术远播海外。2010年,为了纪念上海世博会的举办,他把中国壮丽的山水美景与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相结合,创作了一套6幅纪念邮票,并由日本邮便株式会社发行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绝不是简单复古,也不是盲目追寻,而是古为今用、洋为中用、辩证取舍、推陈出新。“以古人之规矩,开自己之生面”,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,正是瞿学鸿面向时代的理想和追求。